螺紋鋼錨具夾具和連接器進場驗收規(guī)定:
(1)螺紋鋼錨具、夾具和連接器進場時,除應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書核查其錨固性能類別、型號、規(guī)格及數(shù)量外,還應按下列規(guī)定進行驗收:
①外觀檢查:應從每批中抽取10%的螺紋鋼錨具且不少于10套,檢查其外觀和尺寸。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紋或超過產品標準及設計圖紙規(guī)定尺寸的允許偏差,則應另取雙倍數(shù)量的螺紋鋼錨具重做檢查,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,則應逐套檢查,合格者方可使用。
②硬度檢驗:應從每批中抽取5%的螺紋鋼錨具且不少于5套,對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試驗。對多孔夾片式螺紋鋼錨具的夾片,每套至少抽取5片。每個零件測試3點,其硬度應在設計要求范圍內,如有一個零件不合格,則應另取雙倍數(shù)量的零件重做試驗,如仍有一個零件不合格,則應逐個檢查,合格者方可使用。
③靜載錨固性能試驗:對大橋等重要工程,當質量證明書不齊全、不正確或質量有疑點時,經上述兩項試驗合格后,應從同批中抽取6套螺紋鋼錨具(夾具或連接器)組成3個預應力筋螺紋鋼錨具組裝件,進行靜載錨固性能試驗,如有一個試件不符合要求,則應另取雙倍數(shù)量的螺紋鋼錨具(夾具或連接器)重做試驗,如仍有一個試件不符合要求,則該批螺紋鋼錨具(夾具或連接器)為不合格品。對用于其他橋梁的螺紋鋼錨具(夾具或連接器)進場驗收,其靜/考 試大/載錨固性能可由螺紋鋼錨具生產廠提供試驗報告。
(2)預應力筋螺紋鋼錨具、夾具和連接器驗收批的劃分:在同種材料和同一生產工藝條件下,螺紋鋼錨具、夾具應以不超過1000套組為一個驗收批;連接器以不超過500套組為一個驗收批。
螺紋鋼錨具采用兩端對稱同時張拉、張拉力和伸長量雙控法,兩端千斤頂升降壓、畫線、測伸長、插墊等工作一起進行。 千斤頂就位后,先將主油缸少許充油,使之蹬緊,讓螺紋鋼錨具繃直,在螺紋鋼錨具拉至規(guī)定的初應力σ0時,停機量測原始空隙并畫線作標記。
螺紋鋼錨具的張拉順序綜合以下幾方面因素核算確定:其一避免張拉時構件截面呈過大的偏心受力狀態(tài),不使砼邊緣產生拉應力;其二計算并比較分批張拉的預應力損失值;其三是盡量減小梁體產生過大的上拱度,防止梁體開裂或變形嚴重。
經綜合比較,采用了兩階段傳力錨固法張拉,即T梁砼強度達90%后,首先張拉錨固于梁端的N1-N4螺紋鋼錨具,對此4根螺紋鋼錨具的孔道壓漿,然后存梁;為減小T梁的徐變上拱度,錨于梁頂?shù)腘5-N7螺紋鋼錨具待架梁前再進行張拉并壓漿,隨即架梁。
采用兩次張拉工藝的另一優(yōu)點是:先張拉一部分螺紋鋼錨具,對梁體施加較低的預應力,使梁體能承受自重荷載,提前將梁移出生產梁位,可大大縮短生產臺座使用周期,加快施工進度。
螺紋鋼錨具張拉先后順序:N2→N3→N1→N4→N5→N6。 邊梁螺紋鋼錨具張拉先后順序:N2→N3→N1→N4→N5→N6→N7。 螺紋鋼錨具張拉施力程序:0→初應力σ0→控制應力σk(持荷2分鐘錨固)。σk為張拉時的控制應力(包括預應力損失在內)。
張拉施工的工作順序:穿束→安裝螺紋鋼錨具→安裝千斤頂及張拉設備→張拉、錨固→拆除千斤頂及張拉設備→壓漿→存梁。 礦用鋼絞線,橋梁鋼絞線。